峨眉/南庒 獅山古道全段+獅山三角點 (2013.04.15)

雨過天晴又是踏青的的好時機,但路面要全乾還得一陣子,為了避免濕滑的山徑危險,所以選擇了較好走的獅頭山獅山古道,順便探訪山頭上編號25號的三等三角點。

行程紀錄: 由獅尾出發->萬佛庵->七星亭->金剛寺->靈霞洞->覺然塔->海會庵->元光寺->望月亭->獅頭山三角點->大石壁->觀日亭->開善寺->舍利洞->勸化堂->輔天宮(用午齋)->獅山停車場->清淨橋->舊登山口牌樓->回程至七星亭轉六寮古道->獅尾。

近一年來對三角點的認識多了些,登山健行也開始不再錯過造訪三角點的機會。

 

早上八點多由獅尾牌樓出發,陽光充足,是個好天氣。

 

由獅尾至獅頭的登山口約四公里,今天將以較長的時間好好地來欣賞獅山之美。

 

沿途路線指標繁多,各式編排都有,這張下方紅色的步道指示著上行至望月亭的路線及景點。

 

略帶潮濕的柏油步道上開始出現桐花的踨跡。

 

岩壁的小水瀑似乎終年不斷,每一回造訪都呈現水量豐沛的景觀。

 

流下的水也是附近寺廟的民生用水,沿竹筒與籐蔓流入鐵筒內的水可供洗手。

 

上行約500公尺處先抵萬佛庵。

 

廟身自岩穴內建起,正殿有一半的面積在洞穴內,獅頭山的寺廟大都如此。

昭和2年(1927)至今有相當的歷史性,主祀千手千眼觀音菩薩。

 

庵內有著Q版的小沙彌及一座金色大型彌勒佛,寺前視野不錯。
 

 

步道上舊屋翻建的花果山茶舖,景觀比過往好看,但非假日沒有營業。

 

沿途設有涼亭數座。

 

 

 

第一七星亭。

 

涼亭後方為六竂古道接獅山古道終點,長2500公尺,回程打算由這裏接六寮古道回獅尾。

 

七星亭附近已經有數棵桐花開花,再過數日應該可以提前看到五月雪桐花的盛況。

 

 


 第二七星亭。

 

步道一分為二,可先造訪右側的金剛寺,有石階步道接回柏油路。

 

金剛寺前方的解脫門。

 

金剛寺也是依岩穴而建的寺廟,與萬佛庵的年代相近。

 

石階接回步道處的靈霞寺。

 

同樣地半嵌在岩穴中,但建築採巴洛克式,相當特殊。

 

建於大正六年(1917),主祀釋迦牟尼佛,寺名取自春天寺前雲海的霞光靈動之美。

 

特殊的磁磚壁飾。

 

覺然塔。

 

已經有早起的登山隊從獅頭走來。

 

海會庵為佛門清修之處,僅週日開放。

 

1930落成,是此處唯一不依岩洞建築的寺廟。

 

佛門修行中,僅能由外觀望。

 

抵山頭上的元光寺。

 



元光寺是獅頭山地勢最高的廟宇。

 

正殿相當雄偉,雖然也是嵌在岩洞中,但已看不見後方的岩洞(獅巖洞)。

 

從獅頭方向看元光寺牌樓。

山頭附近出現數隻台灣藍雀,很幸運可以近距離拍攝到。

 


至望月亭,一旁有著新竹、苗栗縣界的界碑。望月亭於民國50年時由黃杰將軍倡建,望月亭三字即為其所題。

 

望月亭對面石階可上獅頭山山頂。

 

路口盛開的喇叭花。

 

至獅頭山山頂的路徑不寬,但路跡明顯。

 

左側透空處視野良好,下方的超昇靈塔清晰可見。

 

遠眺南压小鎮。

 

 

 

雨後水量充沛的中港溪。

 

通往南庒的紅色鐵橋。

 

約十分鐘抵山頂,山頂上設有氣象站。

 

這顆編號25號的三等三角點就在鐵絲圍籬後,標高492公尺,為小百岳之一。三角點週遭草木已高,視野不太好。

 

回至望月亭準備下山走向獅頭。

 

往前山的步道圖,選擇過大石壁後先繞至觀日亭。

 

獅頭山著名的大石壁。

 

 

刻有佛語的大石壁。

 

 

 

至觀日亭的步道屬於土路,走起來比剛才舒服多了。

 

約十數分鐘抵觀日亭,前方可眺望中港溪流經三灣的河彎景色。

 

萬佛山,數百座的觀音佛像陳列於山坡,但多已陳舊。

 

巖戶觀音設於裂開巨石之前,裂開的巨石置於一側。

 

 

 

獅頭三座著名的寺廟,依落成年份分別是勸化堂(天堂)、輔天宮(地府)、開善寺(西方)。

 

建於1927年的開善寺仍舊依岩穴而建,大殿前方的巨石為2003年山頭掉落而保留至今。

 

至下一站舍利洞可沿山壁而建的步道而行。

 

舍利洞,建於民國38年。

 

洞前平台可眺望勸化堂(左側)、輔天宮(右側)。

 

出道德門續往下一站勸化堂,門前的有棵九丁榕老樹。

 

 

勸化堂大殿也是建在岩穴上,主祀三恩主,建於光緒27年(1900年),為獅頭山所有寺廟中歷史最早的建築物。

 

相當多刻工精美的畫樑雕棟,大都於日治大正年間所建,感謝住持殷切地介紹。

屋頂的色彩豔麗的剪粘藝術。

 

 

輔天宮,建於1915年,是獅頭數座廟中唯一未建在岩穴中的寺廟,主祀地藏王菩薩。

 

中午在香客大樓搭伙。

 

80元的素齋,份量不少。

 

紫陽門可說是獅山前山眾廟的山門,有木梯可上門樓的小閣樓。過紫陽門後下石階可達獅山停車場。

 

 

再由停車場後的石板步道繼續前往獅山舊牌樓。

 

這段路因公路直抵前停車場,現今人跡較少,石階上長了不少青苔,雨後相當濕滑。

 

一側山澗因下過雨,潺潺水聲洶湧。

 

中途木造涼亭。

 

石壁刻字。

 

頗有歷史的古橋,清境橋。

 

建於大正九年,橋首有獅、象的石雕。

 

山腳下的石燈籠。

 

位於124縣道上的舊牌樓,一直以來都只是行車經過,這次終於利用走獅山古道全程的機會好好欣賞一番 !!

 

回程經獅山梅園前的石階一路往上不經過前山眾寺廟直抵大石壁,再沿原路往回走。

 

至第一七星亭時改走六寮古道,途經七星樟樹後一路沿六寮溪畔回至獅尾。

 

取車打道回府時,經峨眉天主堂順便帶些手工窯烤麵包。

 

上 / 下一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