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回匆忙之間只探得一顆三角點基石,今日再仔細走一遍,總算也把另外兩顆基石的位置找出來。四月初的十八尖山仍然延續著花季的熱鬧與繽紛。 由博愛街入口出發,先沿著柏油路步道走上一段。 花季的的花藝品依舊色彩鮮豔,引人目光。行至路燈編號37丶38號之間的木階梯路口,即是前往探訪其中兩顆基石的路徑。 百來公尺長的稜線土路平行於一旁的柏油路步道,一般散步運動的訪客很少走上來。第一顆基石為編號56號的陸補三等三...
北埔大分林山只有334 公尺高,卻設有一等衛星控制點、 一等三角點與一顆三等三角點(編號91號) ,這是新竹地區市郊少有的一等三角點之一,應該很令北埔人驕傲。這裏北埔鄉人早年稱之為高旗崠,山雖不高,卻視野極佳,由登山口沿石階往上登,約三十分鐘即可登頂。下山後順遊北埔老街,品味濃厚客家風情與人文史蹟,也嚐嚐在地的客家小吃。從台三線進入竹37鄉道往北埔冷泉方向,步道口位在老頭擺餐廳旁 從餐廳旁的登山...
竹北六家自從高鐵開通後一躍成為寸土寸金的都會區,林姓客家庒--新瓦屋,在逐漸成為水泥叢林的竹北重劃區,因被指定為客家文化保存區而得以保有一絲客家農庒的味道。在主建物忠孝堂後方這一塊不到兩分的農地,在這都市化的環境裏實屬難得,文化局期許它能扮演著喚起住民在土地開發之餘,仍能感受到這兒也曾是客家農庒的原郷。3/30 新瓦屋春耕插秧活動就在這樣的背景中展開。現在牛兒耕田的機會可能比被小朋友騎還少。 一大...
前幾天下過雨,為了顧及安全而取消加里山的登山活動,領隊另外安排了觀音山的散步路線,反而吸引不少婆婆媽媽的參加,讓今天的健行更顯熱鬧。行程安排: 觀音山遊客服務中心-->風櫃斗步道-->接上硬漢嶺步道-->抵達硬漢嶺-->由硬漢嶺步道下山-->林稍步道-->回遊客中心-->碧瑤山莊用餐。早上九點半抵達觀音山遊客中心。 今日安排的路線將利用到三條步道所形成的一...
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春日裏,不論行車沿著頭前溪畔的快速道路或漫步於堤岸上,莫不被這種盛開的灰白花所吸引。在行車中是視覺的美感,站在樹下又是嗅覺的迷惑,一直以來竟不知其名,或以為與四月雪的流蘇同種,但終不得名。終於今日偶然知曉其名為苦楝樹,又於網路資訊瞭解到原來之前造訪過的板頭村交趾陶剪粘壁貼,即是以苦楝花的四季為主題。 頭前溪堤岸上的的苦楝花。 去年到訪到嘉義新港板頭村的交趾陶藝村,還拍下了剪粘壁貼的...
來訪齋明寺之前就已先查閱了相關的資訊,這兒不僅可走走古道,亦可參觀這所大溪有名的三級古跡。以下是桃園文化局的描述: 齋明寺又叫齋名堂,最早是屬於齋教龍華派的齋堂,而所謂齋派,又稱在家佛教,為明中葉興起的佛教支派,信眾主要在家持齋奉佛,不需出家。白蓮教亂後,齋教開始大量進入臺灣,以慎德齋為最早。齋明寺隔著大漢溪與大溪街相遙望,舊稱「份仔城」,嘉慶年間林本源家曾招墾於此。1850(道光30)年,本地農...
從文化資料得知御成古道早於乾隆53年(1788年),由地方士紳林本源、李金興、衞阿賈等人籌資所修建,原路徑從員樹林經中正理工學院後門至栗子園,是新竹關西、竹東及龍潭地區通往大溪的捷徑,早年稱 "九號崎"。日治大正12年相傳日本皇太子昭和來台經過大溪,經地方人土再度募款整修後,將此道路改名為御成路,並立有御成路紀念碑。 現存的石板步道僅剩數百公尺,也僅能作散步之用。古道在台四線的入口端位於大溪橋對面...
去年四月初未能欣賞到的四月雪,今年特別趕了個早3/22就先來探探,大草皮上一排流蘇木中,中間兩棵已完全盛開,其他兩旁的花況則是30%~60%不等,應該在這週內陸續盛開。光這兩棵盛開的流蘇花就讓我們流連忘返,快門按個不停。可以想像全開時大概樹下將擠滿了人潮。
這次的登山路線安排從 "打鐵寮古道" 進、"百吉隧道"出,公路部份以甲乙兩地駐車接駁的方式節省時間,全程大約5個小時。打鐵寮古道沿著草嶺溪的溪谷,經後慈湖邊的山坡,一路蜿蜒至白石山腳,再逐漸登高至622公尺的白石山。山頭是一大片的錐型巨石稜線,站在稜線上東、西向展望相當良好。由台七線三層派出所旁的小巷進入,路窄僅一輛車寬、不易會車。盡頭有民宅收費停車場 (50元)。 參考網路山友的GPS 軌跡圖。...
去年曾由飛鳳山2.8K觀日坪步道接上正在施工中的石潭步道下山,那回只算走了一半的石潭步道。今天的健行則計劃完整走完全程,順帶也探訪附近的石壁潭山、中坑山的三角點基石。石潭步道有兩側入口,一在福昌路三鄰的叉路口,另一在竹林路口,兩者相差僅數十公尺,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走都可以,全程2800公尺,不過個人建議由竹林路口上山較好走。在福昌路三鄰的入口隔著馬路立著有新舊步道簡圖各一,舊的比較清楚易懂。 由竹...